首页>新闻动态>公示公告
中共达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党组关于巡察整改阶段性进展情况的通报
时间:2021-12-31 18:25:08 来源: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
【字体:
打印

市友协,局机关各科室,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115日至120日,市委第七巡察组对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市友协)党组开展了专项巡察。202156日,市委巡察办向我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阶段性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提高政治站位,认真严肃抓好巡察整改工作部署

(一)深入领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巡察组反馈意见后,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深入学习巡察反馈会议精神和市委第七巡察组的巡察反馈意见,研究部署巡察整改工作,动员全局上下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全员参与、上下联动,不折不扣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在巡察反馈会议结束后5天内,赓即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结合巡察反馈意见,班子成员主动认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形成一级带动一级改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整改责任。局党组切实承担起巡察整改主体责任,迅速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形成整改工作合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巡察整改的日常工作。强化督办跟踪,机关党建办严格对照整改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督查督办,局党组每月听取整改工作进展汇报,研究解决困难问题,督办整改进度,切实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三)强化主体责任,狠抓问题整改。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对照巡察反馈的14个问题逐项研究,制定了48条具体整改措施。印发了《达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落实市委第七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和整改台账,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要求不回避立行立改、不敷衍改出成效。目前,14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

(四)健全长效机制,深化整改成效。把巩固巡察整改成果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达州市招商引资工作月考核实施细则》《公务出行保障办法(试行)》《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建立了招商引资大数据管理平台等制度办法。

二、强化政治担当,从严从实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

(一)党组运行情况方面

1.党组运行不够规范。

1)存在先行文后研究的情况。如2019年《党建工作要点》,文件印发一个月后才上党组会研究。(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党组工作行为,有效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严格执行机关发文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公文管理,严格落实发文程序,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2)班子成员分工不及时。202011月,局党组主要负责人调整后,没有及时分工。(完成时限:20217月并长期坚持,完成时间:202111月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整改期间,由于我局班子成员先后出现增补和调整,班子成员尚未全面稳定,局党组暂时口头对班子成员进行了分工,未制发正式的分工文件。二是严格按照人岗相适、注重发挥特长原则,及时对班子成员进行分工,并制发正式分工文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班子成员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观念,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到思想上勤沟通,工作上多协调,决策上多商量,共同营造激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履职尽责不够到位。

1)友好城市建设推进不力。目前还没有缔结友好城市,20179月与乌克兰日托米尔市签订了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至今未开展实质性的交流活动。(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认真梳理全市对外交流情况,深入各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调查研究,建立完善了我市对外友好交流台账,夯实推进友城建设工作基础。二是加强与省外办、省友协相关处室的沟通汇报,积极对接拜访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上海市办事处、德国迈克帕特企业咨询等商协会,恳请帮助我市寻求国际友城目标城市。三是结合达州城市特点、产业定位,重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及欧亚其他国家寻求合适目标城市。目前,已有推荐目标城市2个,现正对其开展分析研判。四是持续巩固与俄罗斯莫斯科州希姆基市开展友好城市合作关系前期工作成效,多渠道加强与希姆基市的沟通联系,向其致函表达了尽早签订《四川省达州市-莫斯科州希姆基市友好城市战略合作协议》的意愿,希望双方早日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目前,希姆基市正在拟定回函。

2)主动服务不够。20203月,成都森态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在达州高新区投资建设高端无机环保涂料生产项目,因后续跟踪服务不到位,该公司反映的厂房问题一直未落实,导致项目流失。(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着力提升服务水平,认真组织科室干部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意识,围绕省委书记彭清华提出的热情招商、紧追洽谈、审慎签约、全力落实”16字招商方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通过学习研讨进一步树牢服务情怀,提高服务质量。二是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对来达投资企业,主动靠前服务,摸清摸实企业投资计划和诉求,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将项目精准推送至各县(市、区),全程跟进跟踪,推动洽谈项目尽快实现签约。深入开展进千企活动,对招商引资落地企业,扎实开展五问五帮,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堵点难点、意见建议,能立即解决的,协同县(市、区)现场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跟踪到底,限期督办,全力营造重商亲商的良好环境。三是着力优化服务流程,坚持服务为本,对招商引资投资信息在科室实行包干责任制,对企业投资诉求第一时间回应、研判,因跟踪服务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致使项目流失的,纳入目标绩效考核,扣减目标绩效奖励。

3贯彻市委决策部署不到位。围绕市委“6 3”重点产业招商力度不够,全市医药产业还没有1500强制造企业;20201—9月,能源化工、医药健康、现代物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负增长,分别为-8.3%-12.7%-12.9%(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在能源化工产业方面:按照有什么、招什么、哪里招、怎么招的思路,围绕能源化工产业深度分析,科学形成了能源化工产业招商分析报告,进一步明晰了产业招商引资方向和目标。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将重点企业请进来考察洽谈,积极走出去,登门拜访目标企业,寻求项目合作。今年,先后引进河北瑞中、山东民生集团、贵州黔孚气体等10余个投资合作项目。围绕平台精准促进项目合作,举办中国达州锂钾资源综合开发大会,宣汉县与辽宁方大钢铁集团签订了《国家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在第四届达商大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期间推出能源化工招商引资包装项目26个。截至目前签约河北瑞中、山东民生集团、贵州黔孚气体等投资合作项目10个,总投资97亿元。

    二是在医药健康产业方面:注重产业链条式发展,围绕重点产业梳理链条上的关键环节,精准匹配重点招商区域、目标企业及可拓展项目,编制了达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分析报告积极拓商源,主动对接省经济合作局、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市政府驻外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借力协会、在外达州籍人士拓展商情商源。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先后拜访颐高集团、浙伏医疗等500强及上市企业,推动来达投资兴业;邀请国药药材、华润医药、国药四川医疗器械、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公司、火石创造、蓝思捷创新(重庆)企业管理中心等10余家医药健康类企业来达实地考察,洽谈产业项目。推动达州市现代医药产业园一手抓硬环境,一手抓软优势,聚力打造投资洼地,引导园区加快研究出台支持医药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从企业投资落地、产品研发、审批申报、临床试验等全流程给予支持,主动在厂房定制、检验检测、物流配套等方面创新模式扶持。三是在现代物流产业方面:完善物流发展体系,优化产业环境。目前,各园区水电气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正在加快建设,秦巴物流园区正全力申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构建铁路集装箱作业基地、多式联运服务基地等重大项目。统筹安排市物流业专项发展资金1500万元,用于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物流通道拓展和企业发展等。通川区万源市、大竹县等相继出台服务业扶持资金政策,进一步强化物流发展资金保障。做强口岸物流支撑,突破外向经济瓶颈。已开通三向班列,累计开行730列。开辟至重庆、深圳、东莞等地电子信息产品直达物流专线3条。制定了《达州市十四五口岸物流发展规划》。与防城港缔结友好城市,与重庆口岸物流办、省口岸物流办、万州、开州签订《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口岸物流合作框架协议》。

4对重大项目督导力度不够2020年引进三类500企业投资项目23个,开工企业仅11个,不足一半;2019年至20209月签约83个项目,应到位资金1003.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38.96亿元,资金到位率仅为33.78%(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出台《达州市招商引资工作月考核实施细则》,从5月起,已连续三个月实行市委常委会首末位发言新机制,倒逼各地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5-7月,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85次,对接企业182家,1-4月工作量的1.5倍;5-7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6个,投资总额1382.5亿元,是1-4月签约项目总个数和投资总额的1.5倍和2倍;5-7月,今年签约并开工项目75个,投资总额535.5亿元,是1-4月新开工项目总个数和投资总额的3.2倍和4.4倍。二是建立了招商引资大数据平台,从5月开始,结合招商引资月考核工作的实际需求,全市建立了招商引资项目大数据平台,从信息对接开始到开工建设,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每个环节实行全流程监控、全过程管理。

3.改革合力显现不够。

1)改革后成了超编单位。改革前,市外事办、市友协、市投资促进局都不超编;改革后,领导班子核编13副,实配4名副局长,超配1名。原有4名工勤人员,只核定1个编制,超编3名。(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20219月,按照市委统一安排,我局时任副局长彭玮调整至市总工会工作,目前领导班子不存在超职数配备的情况二是20212月,市人社局同意将原市投资促进局和原市外侨办4名工勤人员转隶到我局工作。三是超编系机构改革后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局拟对超编的3名工勤人员进行自然消化。

2)职能职责优化整合不够。巡察中,部分职工反映机构改革后没有优化整合干部队伍,基本上沿袭原市投资促进局三定规定开展工作。现有22名行政编制,副县级以上干部占9人,7个内设科室仅有13名工作人员,平均一个科室不足2人,工作开展困难。(完成时限:20217月并长期坚持,完成时间:20217月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及时调整机构运行模式,严格按照我局三定方案中内设科室的职能职责各司其责,有效杜绝科室之间职责模糊交叉,确保机构运行健康顺畅。二是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充实后备干部力量20219月,我局外资促进管理科副科长职位进行了补充配备进一步推动干部梯次培养,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二)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情况方面

1.党建工作落实不够。

1)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20191月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相互批评不够,6名成员均未对主要领导提出批评意见;其他班子成员自我剖析后,分别只有1人提出批评意见。(完成时限:202112月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20191月机构改革,鉴于新组建的班子成员大多数均不熟悉了解,经请示市委组织部同意,不熟悉了解的班子成员之间可不开展批评,故6名班子成员均未对主要领导提出批评意见,其他班子成员自我剖析后,分别只有1人提出批评意见。二是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县级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以及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规定要求,紧紧围绕民主生活会主题,坚持问题导向、严字当头,认真查摆问题,深挖思想根源,充分发挥民主,动真碰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三是针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建立整改清单台账,逐项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时限,严格实行整改销号,并在下年度民主生活会上通报上年度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彻底整改到位。

2)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20195月,1名同志转为正式党员未召开党组会研究;202012月,召开党员大会吸收1名同志为预备党员未实行票决制。(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发展党员工作规程》等有关规定,坚持发展党员标准,严格履行发展党员程序,把好培养、考察、政审、审批的入口关、考察关、公示关。20211月,我局按规定程序吸收预备党员1名。二是加强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促使其熟悉掌握发展党员程序,确保高效能、高质量开展发展党员工作。三是持续做好在优秀干部职工中发展党员,切实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在发展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

1)廉政风险防控不力。2019年以来,未对班子成员及人、财、物等重点岗位人员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完成时限:20217月并长期坚持,完成时间:20217月并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扎实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工作,重点聚焦班子成员及人、财、物等重点岗位人员,全面查找了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70条,并对查找的风险点进行风险等级评估。二是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90条。三是加强廉政防控的监督管理,做到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范于未然。

2)超标准使用工会经费。20197月,机关工会按1180.7/人的标准购买34套运动服共40144元,人均超标准380.7元,不符合《四川省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中确需购买的,人均每两年不超过800的规定。(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针对20197月,机关工会按1180.7/人的标准购买34套运动服共40144元,人均超标准380.7的问题责成相关人员对超标部分进行了清退,现财务已入账。二是严格执行《四川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坚持遵纪守法、预算管理、服务职工、勤俭节约、民主管理原则,凡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按要求必须统一着装的,原则上采用租赁的方式,确需购置的,人均每两年不超过800元。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会经费使用不规范现象。

3)对审计问题整改不到位。20206月,市审计局指出“2019年在支付差旅费、车辆维护费、党建经费存在超限额使用现金支付4316.12万元的问题,要求严格控制现金支出和实行公务卡制度,但局党组未研究整改措施,至今仍存在大额现金支付和未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情况。(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召开党组会议研究整改措施,要求全局上下充分认识规范公务支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规定,进一步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增强公务卡使用意识。二是督促财务人员加强财经知识和政策法规培训,针对存在的问题按政策规定深入分析研究,对掌握不准的问题及时咨询财政部门,确保财务工作规范运行。三是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各项规定,认真履行财务审批报销流程,严把公务卡结算审核关,凡未使用公务卡结算的一律不予报销,坚决杜绝大额现金支付问题再次发生。

4)经费管理不严。费用报销存在附件资料不齐、佐证资料缺失的情况。(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整改情况:一是督促财务人员认真学习财经法规,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切实规范财务管理。二是督促财务人员认真履行财务审批报销流程,严把财务票据审核关,对票据附件资料不齐、佐证资料缺失的一律不予审核报销。三是扎实开展账务自查清理,对附件资料不齐、佐证资料缺失的,已及时补充完善,切实做到了票据附件资料齐全。同时,督促财务人员对财务票据开展定期自查自纠,坚决杜绝报销费用不规范等情况发生。

三、坚持抓细抓常,持之以恒抓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一)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抓好问题整改。坚持整改目标不变、整改劲头不松、整改力度不减,坚持分类施策,对已完成整改的事项,适时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对正在整改和需要长期坚持的事项,严格按照整改方案,持续加强跟踪督办,坚持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确保问题见底清零。          

(二)推动建章立制,巩固深化整改成果。针对巡察反馈的问题,认真找准体制机制上的症结,对整改工作中已经建立的各项制度,坚决抓好执行落实,确保真正发挥作用。对不科学、不健全的制度,进一步规范修订完善,堵住制度漏洞。对需要建立的制度,抓紧研究制定,织密扎紧制度笼子,切实以长效机制巩固拓展巡察整改成效。

(三)注重结果运用,奋力开创新局面。充分发挥巡察整改带动全局工作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答好达州新阶段七问,紧扣三地一城一中心发展定位,聚焦四个大幅提升发展目标,立足一核四带多点区域创新布局,围绕六高重点任务,聚焦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加快引进一批压舱石”“旗舰型项目,为达州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力量。

 

 

                     中共达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党组

                       20211027

 


分享到:
主办单位:达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
备案证号:蜀ICP备2021010430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1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联系电话:0818-2122150 邮编:635000
公安机关备案号 51170002011114 传真:0818-21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