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利用内资外资质量和水平,强化分类考评激励,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紧紧围绕“6+3”产业招大引强、规模集群、对标对表、快速落实,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为达州加快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强劲支撑。现结合全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经开区党工委和管委会,“6+3”重点产业牵头市级相关部门。
二、计分办法
考核内容由年度基础目标任务和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评定制,权重分别占30%和70%,两项得分加权之和为年度考核得分。
三、考核内容
(一)年度基础目标任务
各县(市、区)、达州经开区年度基础目标任务主要包括:引进到位资金、新签约投资合作项目、上年度签约项目落实情况任务、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举办专题投资推介活动5项内容。
“6+3”产业牵头市级部门年度基础目标任务为牵头包装储备项目任务、牵头市县联动招商次数、组织“6+3”产业牵头市领导外出开展招商活动、牵头引进投资合作项目任务等4项内容。
(二)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情况
各县(市、区)、达州经开区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任务包括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情况和落地落实情况。
“6+3”重点产业牵头部门任务为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情况。
四、认定标准
(一)签约项目认定:以签订的正式合同或正式协议等有效文本为依据。框架协议、意向协议一律不予认定。
(二)到位资金认定:以《四川省引进国内省外资金统计制度实施方案(修订版)》为标准认定。
(三)三类500强企业认定:按照以投资实际发生当年由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组织评选、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榜单为准,若同一企业从属多类,以最高限计。
(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认定:指三类500强企业投资市委确定的“6+3”重点产业且投资金额达到1亿元及以上的产业项目。“6+3”重点产业是指能源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建筑、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产业。根据全市产业发展需要,三类500强企业投资服装产业、体育产业等可一并纳入认定。
(五)项目开工认定:对自建厂房的项目,以项目主体生产经营用房动工建设为依据;对采取租赁房屋方式的项目,以项目进入装修或设备安装为依据。
五、考核实施
市重大产业招商项目落地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核查等方式,每年1月对考核对象开展年终考评。
年度基础目标任务完成的计满分,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按未完成比例扣分;完成目标任务未达80%的,该项不计分。
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情况任务实行类别分和额度分加分制,单个项目得分上限100分,年度累计得分上限150分。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落地落实情况实行扣分制。若年度无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引进的,该项不计分。
六、结果运用
(一)对无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引进的县(市、区)或市级部门,取消参评年度综合目标先进集体资格,其所在单位(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市委、市政府作情况说明。
(二)每年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将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的引进情况和当年目标任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三)综合排名前三且考评结果超过100分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为先进单位,由市委、市政府予以通报表扬,按照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相关规定,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得分中予以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