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经济合作要闻
内挖潜力促转产 外抓招引上项目 医药物资项目助力抗疫防疫
时间:2020-03-12 00:00:00 来源: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
【字体:
打印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经济合作系统坚持“着力达州、放眼世界,做强医药健康产业,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理念,市县联动紧盯疫情防控风口产业,“危”中寻“机”,着眼转产生产、项目引进、跟踪对接三个方面,“线连线”加大医药健康产业项目招引力度,加快应急医药防控物资生产,提高新冠肺炎紧缺物资供应能力。疫情以来,全市新增医疗物资生产项目18个,投资总额10.87亿元。目前,日产民用口罩达5万只、消毒酒精达10吨;待项目全部达产后日产一次性医用口罩75万只、N95和KN95口罩8.3万个、防护服6000套、中药饮片7.4吨。

大力引进医药健康物资生产项目。通过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借助商协会、知名乡友、落户企业等多种渠道,加大医药健康风口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医药健康物资生产项目6个,投资总额3.65亿元,项目洽谈至落地平均用时6天,目前,都在抓紧厂房装修及设备安装,预计3月中下旬,产品将全面上市。通川区引进四川蜀达医用口罩与防护服生产项目,由天津达州商会副会长杨军在通川区投资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主要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KN95口罩、医用防护服;达川区引进深圳国信达新增投资5500万元的医药防护用品制造项目,分两期投资。一期租用空港物流园区12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新建2条年产达1500万只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线。一期投产后,二期再建医用防护服、消毒液、酒精等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开江县引进广东三义电子医用制品生产项目,总投资1.5亿元,拟租用6000—10000平米标准化厂房(目前已装修1000平米),生产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和消毒液,并配套相关产品的检验室,投产达效后,将拓展到其他医疗设备生产;大竹县引进香港振邦电子口罩生产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一期拟租用标准化厂房,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新建4条口罩生产线,日产24万只 ,50天内产品上市,二期拟在大竹县工业园区占地50亩,自建标准化厂房、仓库、研发中心等;宣汉县引进汉田农业医疗器械生产厂建设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一期主要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鸭嘴型KN95口罩、医用手套、医用棉球等紧缺医用产品,二期将生产尿不湿、卫生巾等日用品;渠县引进中燕兴宇医用口罩生产项目,生产的无纺布医用口罩和N95口罩日产将达25万个。

大力推动本土企业复工转产抗疫。为破解医用防护用品紧缺局面,积极引导通川区富东制衣、开江县上禾服饰、万源星华服饰、渠县汉碑酒业等12家投产企业转产转型,增加投资7.22亿元,新改建临时生产线23条,全力生产口罩、防护服、酒精等疫情防控物资。开江县上禾服饰紧急转产民用口罩,2天转型筹备,成功实现日产口罩2万只的产能;大竹县361°3天内火线转产建成口罩生产车间,日产民用口罩1.5万只;通川区富东制衣全面生产医用口罩与防护服,预计3月中旬首批产品上市;渠县汉碑酒业利用自身设备扩建生产消毒酒精日产达10吨、聚元药业加速扩建日产中药饮片400公斤,宣汉县龙森中药材公司建设年产5000吨中药饮片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大批防疫紧缺物资实现本地化生产,大幅缓解达州本地防疫物质需求压力。

大力优化服务助推企业落地生产。积极宣传《四川省药品监督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达州市全力加快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十一条措施》,全程做好医药健康产业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对防疫物质生产企业采取“保姆式”服务,对企业选址、工商注册、银行开户、备案、原材料及设备采购、招工等前期工作全程服务、一对一领办,促进企业加快建设步伐,助力尽快投产达效。

分享到:
主办单位:达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
备案证号:蜀ICP备2021010430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1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联系电话:0818-2122150 邮编:635000
公安机关备案号 51170202000231 传真:0818-21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