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一、出台背景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对于完善我市人才结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市正加快建设“3+3+N”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工业振兴,高新技术高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技能人才需求迫切。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融圈强链加快推动工业振兴”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壮大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达州市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二、制定依据
主要依据《四川省技能强企若干措施》、《四川省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等相关要求制定。
三、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总体目标。明确到2027年底,全市组织制造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技能人才培训10000人次以上;新建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建成覆盖市、县两级的“1+4”公共实训基地网络(即1个市级综合性基地,4个县级特色化基地);推动20家重点企业建立标准化职工培训中心。最终目标是基本建成与“3+3+N”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体系。
(二)主要任务。紧扣我市“3+3+N”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部署了四大攻坚计划。一是“订单培育”计划,深化“管办分离”培训模式,构建企业—园区—行业三级动态需求响应机制,推行“需求引导+定向培养+精准输送”模式,力争为重点产业订单式、定向式输送技能人才,培训就业匹配率达80%以上,重点产业技能人才供给满足率达90%以上。二是“平台赋能”计划,加快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基地和大师工作室,每年为能源化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输送一批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三是“产教融合”计划,着力深化校企合作与专业动态调整,实现产业、企业与人才培育精准对接。四是“职工提能”计划,支持企业灵活开展自主培训(如“周末班”“夜校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行自主认定和“新八级工”制度),健全基于技能价值的薪酬分配和激励保障机制。
(三)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统筹使用各类资金、落实培训补贴、用好职工教育经费)、注重宣传引导、严格绩效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同时,以附件形式明确了各县(市、区)及各年度技能人才培训的任务分解。
解读机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解读人:罗清云
联系电话:0818—3322228